长城“偷袭”比亚迪,好戏才刚开始 今日热闻
一纸声明,两败俱伤
●图源:微博@长城汽车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●图源:微博@比亚迪汽车
●图源:微博
●图源:微博
有人站队比亚迪,长城都帮忙验证了,说明车子没有其他大毛病~
●图源:微博
有保持客观清醒的,只关心事实,不扯别的。
●图源:微博
环保问题不是小事,涉及到法律法规。
●图源:微博
还引出了一些场外信息…
●图源:微博
一个油箱引发的血战
此次,长城汽车举报的关键点在于,常压油箱。
涉及的两款车型是秦PLUS DM-i和宋PLUS DM-i,均为比亚迪旗下热销的油电混动车型,而它们采用的正是常压油箱。
据了解,这种油箱通常用于纯燃油车。燃油的蒸发物被碳罐吸附后,当整车运行时,由发动机产生的进气负压,脱附至发动机内燃烧处理,避免排放到空气中,污染环境。
但对于PHEV(插电式混动动力)车辆,如果长时间使用纯电模式,发动机工作机会大大减少,碳罐冲洗机会减少,导致碳罐内的汽油蒸发物无法脱附至发动机,从而增加汽油蒸发物溢出的风险,造成环境污染。
因而要解决这一问题,PHEV车型对燃油箱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通常有两种方法:
一种是使用高压油箱,将汽车蒸发物封锁,气压过高时,FTIV阀就自动打开,将一部分汽油蒸发物释放至碳罐;一种是配备更大的碳罐,吸附汽油蒸发物,减少挥发。
说白了,就是要减少汽油的蒸发,尽量避免对空气造成污染。
●图源:微博@比亚迪汽车
但是呢,这两个办法都会带来成本的上涨。
前者需要升级一系列配套零部件,油箱、阀系、管路以及增加的阀系控制等;后者的大碳罐占用空间大,成本同样是问题。
众所众知,比亚迪走的是高性价比路线,想必在成本这块的控制能力不容小觑。
从官方声明来看,比亚迪并未就关键问题“常压油箱”给出正面回应。
而是甩出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语:比亚迪作为全球第一家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企业,在插混技术上有二十多年的积累和迭代,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简单。
定睛一看,发现事情并不简单。
有网友指出,比亚迪于2021 年申请了一个油气管理系统专利,利用主动液化方式来使汽车蒸发物液化,达到液化状态后回落油箱内,从而达到降本的目的。
但是,这一套解决方案是否应用在比亚迪旗下车型中,我们不得而知。
●图源:比亚迪直播截图
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可能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简单。
早在2015年,大众汽车就曾因“排放门”事件,遭受了巨额罚款,还面临车辆召回和品牌形象受损。
比亚迪的整车蒸发污染物是否达标,最终还是需要相关部门和权威机构给出检测结果。
届时,其中一方可能将接受舆论与法律的双重审判。
贴身肉搏,这就是商场
有人说,这是失意者对得意者发起的挑战。
中国汽车市场曾经的“一哥”,眼看着齐头并进的同门兄弟一步步超越自己,甚者有种被碾压的感觉。
回想一年多之前,长城和比亚迪还在上演“民族品牌一家亲”的场面。
双方互赠商标的行为,获得一众网友的盛赞。
如今看来当时有多温情,现在的厮杀就有多血腥。
●图源:微博@长城汽车
在中国商业史上,同行间“互捅刀子”的行为并不少见。
像格力电器和奥克斯这对老对手,就曾多次互诉对方侵害发明专利权。
2019年6月10日,格力电器也是反手把奥克斯给举报了,理由是奥克斯部分型号空调产品与其宣传、标称的能效值差距较大。
当时的背景是,奥克斯的低价策略对格力电器的销售形成了较大的威胁。奥克斯反超格力,登顶中国空调市占率第一的位置。
最终,这一战格力胜出了,奥克斯被证实存在能耗虚标的现象。
当然,也不缺乏上一秒相杀,下一秒突然相爱的反转。
在互联网行业,就版权问题斗个你死我活的两大巨头——腾讯和字节跳动,在今年迎来了“世纪大和解”。
同样也是在今年,长安对吉利发出律师函,诉吉利银河“银河之光”原型车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知识产权。然而前后不到两个月,双方就放下武器,抱团取暖了。
去年,比亚迪宋斩获中国SUV销量冠军。而在此前的11年间,这个位置是属于长城汽车的哈弗H6的。
而在今年4月,稳居国内SUV销量冠军的依旧是比亚迪宋,月销量33007辆,同比增长31.5%,而哈弗H6则位列第6位,销量15689辆,不及比亚迪宋的一半。
可以说,在定位、定价、技术路线、用户人群上,与比亚迪是正面刚上了。
长城汽车的这一套组合拳,意图非常明确,直指对手表现最强劲的种子选手,势要夺回SUV霸主地位。
打铁还需自身硬,这一句话同时适用于比亚迪和长城。
自身产品实力过硬、质量过硬,才能经得住市场的筛选,抵抗得住竞争对手时不时发来的“暗箭”。
长城汽车既然举起了进攻的大旗,接下来就看比亚迪自身的防守实力如何了。
新能源汽车的江湖暗流涌动,对消费者来说也并非坏事。
毕竟有竞争,才能让良币驱逐劣币。
*编排 | 罗宇欣 审核 |四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