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点观察:变“一阵风”为“扎下根”!郝山峰社区这样爱老敬老
走进梁山县水泊街道郝山峰社区,一面“守护夕阳红”爱心墙格外引人注目,透过墙上的“微心愿”便利贴、照片以及暖心留言,关爱老人的浓浓温情扑面而来。
郝山峰社区辖12个小区,2.3万居民中有1319人是60岁以上的老人。面对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,社区党委通过搭平台、建队伍、立项目等措施,优化为老服务,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。
(相关资料图)
搭平台,凝聚敬老爱老力量
农历二月初二,在郝山峰社区“义务理发,温暖银龄”活动现场,洗头、剪发、吹风,爱心商家、志愿者、网格员、下沉干部都忙得不亦乐乎。
71岁的张月荣大娘拿着镜子,仔细端详着刚理完发的模样不由地说:“真好,看起来至少年轻了5岁。”王其安老人卧病在床没办法来到活动现场,“上门服务”小分队提着工具箱到家中为王大爷理发。
“理发能让老人感觉更体面、有尊严、心情好,我们的工作就做得值。”理发师小伟笑着说。像小伟一样有服务意愿的爱心志愿者不在少数。郝山峰社区党委发挥党建共建优势,搭建“聚议听”议事平台,聚合力、议问题、听对策,让县直部门、热心公益的爱心企业、社会团体等都通过社区党委开展养老助老活动,实现居民需求与资源的有效对接,提升服务效率。
目前,社区根据空巢、残疾、高龄、卧床等不同类型,已为216名老年人定制服务方案,30家爱心商铺、2个公益组织,57名志愿者参与其中,实现了为老志愿服务常态化、精准化。
建队伍,营造老有所为氛围
清晨,郝山峰乐队的队长宋秀清和队员们正在社区排练厅里练习新曲目《祖国颂》,墙镜上映着队员们热情洋溢的笑容,这支平均年龄64岁的文化队伍组建3年多来,队员人数已从原来的6人扩大至17人,义务为社区居民送演出31场。“以前我们没地方排练,怕扰民、怕投诉,社区主动邀请我们来党群服务中心,场地、音响都是社区提供,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。”队长宋秀清笑着说。
郝山峰社区针对老年人发挥“余热”的需求,确立了“请进来、建队伍、搞活动”三步走原则,深入小区、广场、公园绿地摸排老年文体队、热心大爷大娘、退休老党员等群体,建立曲艺队、舞蹈队、银发调解队、“老邻居”志愿服务队等队伍19支,参与活动的群众达300余人。社区党委通过网格员结对服务、评选先进文体队伍、表彰最美志愿者等方式,激励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。
立项目,优化社区公共服务
洗红枣、揉发面、打花糕……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里,网格员和居民们把发面搓成长条,填进红枣,用筷子一夹,形成了一个漂亮的花瓣,大家齐心协力做成了数十个花糕。闰月送花糕是鲁西南的传统,意在为长辈祈福高寿。这些花糕蒸熟后,会挨家挨户送给辖区孤寡老人、失独老人,让居民感受社区的温暖关怀。送花糕活动是社区“我们的节日”志愿服务项目的一部分,自2023年1月立项以来,已组织活动4场,累计参与人数达100余人次。
“我们采用敬老服务项目化的工作思路,用项目把人聚起来,把活动持续下去,解决了志愿服务‘一阵风’的问题。”郝山峰社区党委书记郝吉振说。面对老年人诉求多样化、服务主体多元化、服务资源分散化的现实困境,郝山峰社区党委整合志愿服务资源,利用“新时代文明实践”、“党员双报到”等平台,开展“守护夕阳红•情满郝山峰”、“关爱银龄”等志愿服务项目,对辖区内老年人诉求实行“微心愿”认领,一个心愿一个项目,并由社区授权,将31项代办事项的权利下放至小区物业,进一步细化为老服务,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。(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浩奇 通讯员 郭焕丽 报道)